理成資產是一家成立12年的老牌陽光私募公司,擁有完善的一二級投資團隊,二級投研實力多為超過10年從業經驗的老將,目前團隊40多人,管理規模近80億元,創始合伙人程義全先生,曾任職知名公募研究總監以及2任券商研究所所長。公司致力于成為立足本土、全球視野、行業鮮明、卓爾不群的資產管理機構。
理成資產基金經理周銳
簡介:現任上海理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合伙人、基金經理,主管公司醫藥一二級市場的投資工作。曾任海通證券、中投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2015年作為團隊首席分析師之一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一名,水晶球最佳分析師,有3年醫藥行業、13年券商醫藥行業研究經驗,善于從自上而下的中觀的角度把握醫藥整體行業發展脈搏,充分把握醫藥板塊中成長、價值不同屬性細分行業龍頭公司的投資機會,不拘泥于某只醫藥個股的自下而上的投資。
精彩觀點:
這次疫情中醫藥行業受益的細分領域,主要是防護用品、抗感染診斷、監護儀、呼吸機等醫療器械,及相關的治療預防用藥品。
如果我們從疫情的角度去看,受益于疫情的細分領域,我們需要去看他的持續性,如果未來還能持續,那么是需要一直重視的,比如大型的醫療器械、抗感染的診斷等,如果只是一次性需求拉動,疫情后可能就需要謹慎了。
對于受損于疫情的細分領域,比如醫療服務和一些擇期手術用藥等,短期公司的業績受到了負面影響,但經歷過疫情,其中的龍頭公司會更加強大,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經過了疫情,有些領域可能會發展得更快,比如互聯網醫療、疫苗研發等領域;有些領域可能經歷洗牌過后,行業整合的速度會更快。
以下為訪談全文:
1.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您的投資風格?
追求“自下而上”高安全邊際的成長股投資理念,用我們多年積淀的一套完整而獨特的投資管理知識體系,支持最優秀的企業與企業家發展成長,為中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貢獻我們的力量,積極參與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社會進步。
價值成長的投資邏輯蘊含著在優勢行業中挖掘優秀的具備成長性的公司,從估值和業績增長性匹配的綜合因素判斷,以長期投資的視角,持續跟蹤,敢于下注,集中下注,追求絕對收益。
關注自己的能力圈范圍的投資,重點方向在醫藥、消費、科技等領域的投資,能夠把握醫藥領域內各細分板塊及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會。
2.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加劇,對國內市場影響如何?
這一次的疫情前所未有,可能有的公司會因此倒下,但對有競爭力的公司而言,這更是一次機會。
在宏觀層面整體來看是,短期經濟受到疫情負面影響難免,但其中仍然醞釀結構性機會。
首先,在上一輪牛市中,人口紅利是一個主要因素,現在人口紅利期已經過去,但我們已經到了一個人才紅利期。國內目前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數據巨大,每年還有較大的增長,給我們一些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比如醫藥里的創新藥產業鏈。
第二,就是一些跟固定資產投資關聯性較大的行業,也就是大家說的比較多的老基建,其中相關的建材、機械制造等,去年底有一些觸底的現象,現在短期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隨著政府相關投資力度的加大,景氣度在提升。
第三是消費,整體而言在這一段時間,消費的意愿受到抑制,但是消費的能力還是有的。這里面有一些剛性的消費還是會持續,比如食品飲料里面的部分子行業、醫藥里面的大病重病用藥等,另外,有部分消費隨著疫情平復,也會逐步恢復,比如白酒、醫療服務里的眼科和口腔,等都還有很大空間空間。
然后是出口,因為全球疫情發展的高度不確定性和發病案例的持續上升,對全球貿易已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需求壓制,但其中的原料藥受全球供應緊張的影響,相對較好。
最后我們看這一次的新冠疫情的影響。短期肯定是對宏觀面會有比較大的負面影響,但是這些都是暫時的,隨著疫情的趨緩,各省都已經在積極推動復工。對于受影響的各個行業,國家陸續出臺了一些扶持的政策(定向降準、降低稅費等等),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經濟會回到原來的增長軌道上去。
3.從疫情的角度來看,創新藥、仿制藥、生物藥、中成藥、CRO、醫療器械、口罩等細分領域中,哪個領域您最為看好?
雖然說我做了很多年的醫藥行業研究和投資實踐,但我們對行業的理解也還是在不斷的加深的過程中的。
醫藥板塊過去我們可能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一個防御性板塊。但其實醫藥行業是兼具科技和消費屬性的。除去這次疫情受益的公司之外,像創新藥、CRO、疫苗類的公司,它都具有科技屬性。但像中藥、醫療服務的消費屬性是比較強的。
這次疫情中醫藥行業受益的細分領域,主要是防護用品、抗感染診斷、監護儀、呼吸機等醫療器械,及相關的治療預防用藥品。
如果我們從疫情的角度去看,受益于疫情的細分領域,我們需要去看他的持續性,如果未來還能持續,那么是需要一直重視的,比如大型的醫療器械、抗感染的診斷等,如果只是一次性需求拉動,疫情后可能就需要謹慎了。
對于受損于疫情的細分領域,比如醫療服務和一些擇期手術用藥等,短期公司的業績受到了負面影響,但經歷過疫情,其中的龍頭公司會更加強大,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4.鐘南山院士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已經出現拐點,全球疫情的拐點也快到了,這樣的話對于醫藥股后期的邏輯可能發生變化,您是怎么看的?
國內疫情比較早得到了控制,但是海外疫情目前還比較嚴峻,拐點有可能逐步產生。但需要看到的是這次新冠疫情很可能會出現第二波,所以在疫苗和特效藥出現之前,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可能會一直存在。
從長期來看,醫藥行業的需求是不斷增長的,所以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行業。我2002年入行,雖然過了十七八年,但是行業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具體來講,有兩方面我覺得需要重點關注的,第一就是新的醫療需求在不斷產生,第二是新的治療技術也在不斷進步。
就拿這一次疫情來說,如果新冠疫苗能夠快速上市,產生的需求無疑是巨大的,而在今年之前,這個需求是完全沒有的。除此之外,對于新冠相關病毒檢測診斷的需求也是會持續的存在。此外,在傳統領域也會有一些需求升級,在口腔領域的種植牙、眼科領域的角膜塑形鏡、輔助生殖領域的試管嬰兒等,都是比較典型的新增需求。
新技術領域的話,主要是在癌癥治療方面,從化療到靶向治療,再到創新藥的不斷開發,像CART細胞治療的產生,包括現在二代測序技術發展以后,一些疾病的預防和診療需求也都會起來,所以新的醫療技術推動了新的醫療需求,這次新冠疫苗我們也看到了除了傳統的滅活疫苗、減毒疫苗、重組疫苗在研發中,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的研發速度相對更快,新技術也在推動行業發展。
我們做醫藥方面的投資,從長期看仍然是會沿著原來的路徑去走,去跟蹤新的需求,新的技術、新的發展。但經過了疫情,有些領域可能會發展得更快,比如互聯網醫療、疫苗研發等領域;有些領域可能經歷洗牌過后,行業整合的速度會更快。此外,海外疫情可能也會導致全球競爭格局發生變化,外需型的細分領域短期有可能受到影響。在年內,內需、剛性是需要關注的重點,也是我們一直長期跟蹤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