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睿 李佳晅 胡鏷心 李金津
【億邦原創】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有哪些供應鏈變革探索?
行業龍頭企業如何打開平臺經濟之門?
AI大模型技術如何在產業鏈供應鏈中落地?
基于過去一年對產業互聯網的跟蹤、報道、研究,億邦動力認為,在中國,產業互聯網的主線在供應鏈變革,在全球,產業數字科技的看點都在AI大模型。因此,我們將“供應鏈變革與AI落地”確定為年度行業主題。
12月6日,在上海料峭的冬日中,2024億邦產業互聯網峰會集結了數十位產業互聯網企業決策人、投資機構負責人、行業專家,就“供應鏈變革與AI落地”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如何重新理解產業互聯網?清華大學教授柴躍廷在演講中指出:“產業互聯網是新質生產力發展潛力最大的領域,是催生新經濟的重要載體,是數字化新基建應用規模最大的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質量最高的領域。”
“今年看產業互聯網一定要結合新質生產力。我們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有三層:第一層是科技要服務于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升級;第二層是要利用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基礎培育產業數字科技;第三層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億邦動力董事長表示,“億邦動力恰好在幾年前關注產業互聯網的時候,就細分為三個方向,一是數字供應鏈服務平臺,第二個方向叫產業數字科技,還有第三個方向叫數字品牌。所以我覺得新質生產力的提出和產業互聯網是緊密相連的。”
億邦智庫發布的《2024產業互聯網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企業營收增長率相對去年整體有所降低,增長率集中在50%以內。67%的受訪產業互聯網企業仍未放棄IPO機會。產業互聯網出海已成規模,64%的企業已有海外布局,東南亞、歐洲、中東為前三大重點出海布局區域。
與會嘉賓共同表示,看好數字供應鏈與平臺經濟,而AI技術浪潮將為產業互聯網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本屆億邦產業互聯網峰會的內容成果,包括三大年度話題:
· 出海與變革,產業互聯網平臺風向標;
· 平臺化,實體龍頭的新戰略窗口期;
· AI浪潮,重塑產業互聯網競爭力。
本文總結三大話題下嘉賓分享的精彩觀點,呈現如下,以饗讀者。
01
變革與出海,產業互聯網平臺風向標
關鍵詞:【產業帶】【出海模式】【深度供應鏈】【產業集群】
億邦導讀:領路產業互聯網的平臺企業,這一年紛紛在供應鏈變革上發力。阿里1688將數字供應鏈確定為三年戰略,從原有橫向平臺優勢,向產業縱深探索,以訂單驅動帶領產業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從制造企業轉型為平臺企業的脈鏈,用數字化方式連接產業帶企業和一帶一路國家市場需求,解決產業帶的品牌化、國際化和本地化問題。
A股上市公司國聯股份,將跨境出海確定為第三增長曲線。以1個交易平臺、7大交易中心,50個全球海外倉的組合方法,將國內的平臺運營、云工廠等成功經驗復制到海外。
? 1688CEO余涌:
1688在大家原來的印象當中就是個批發采購平臺,這幾年其實我們的業務一直在升級,內部定的三年戰略是做數字供應鏈,其實就是從“橫”往“縱”做的決心。
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合起來才能產生產業互聯網真正的價值。消費互聯網已經充分數字化了,每個需求、每個訂單、每個物流鏈,全部都是被充分數字化的。但是工業互聯網只有部分被數字化,而且數字化后的應用或產生的價值并不大。實際應用時,到底能不能變成規模,這是今天我們往前探索的方向。
我們做的數字商品,實現供需匹配,換句話說是已經生產出來的商品,它以庫存的形式滿足了已經明確表達的需求。而數字化未來的機會,應該是用數字化柔性的產能來面對更千變萬化的、更個性化的、甚至能夠被引導和被重新定義的、完全不一樣的多樣化需求。
我們最近做了1688選品中心,政府搭臺,1688提供數字化的能力,由當地的鏈主或者生產型龍頭企業來操盤,面積2000方到2萬方左右。商品來自1688已合作的工廠,包括整個產業帶里面的新品、爆款尖貨,通過訂單的牽引,逐步協助整個產業帶發生變化。
這個選品中心我們希望兩年推47個,現在已經推了11個,國內分銷和跨境分銷的單量和金額增長都很快,可見這條路是通的,用確定性的訂單來拉動產業帶數字化的改造。
? 脈鏈集團董事長徐偉強:
產業帶和一帶一路國家最大的痛點是如何做品牌化、國際化和本地化。
代工代理賺取的是制造的利潤,電商賺取的是零售的利潤,我們認為數字化和國際化應該賺取的是品牌渠道和研發的利潤。有了這種利潤,就解決了我們產業互聯網擴張的三大問題:一個是解決產業帶在三線四線城市,而人才在一線城市的資源錯配問題;第二個是產業帶低毛利的問題;第三個就是關于如何走一帶一路的問題。
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規模較小,品牌很難成為大牌,只能做本地化的小品牌。因此,我們以集群品牌為切入點。
集群品牌出海還有什么優勢呢?集群品牌要比單個品牌更有自信,因為我們用每個品類更好的產品,基礎非常高;其次就是解決供應鏈卡脖子的問題,以及對海外大牌的替代。
如果單憑企業個體,我們無法與歐美品牌競爭。但是,如果用集群的方式,我們是可以超越他們的。集群品牌能讓我們與歐州全球前五的品牌直接競爭。
在梳理清楚集群品牌后,我們將思考如何將消費互聯網的個性化消費轉變為產業互聯網的產業需求。由于海外不同國家的標準、品類要求和等級各異,我們需要以數字化的方式實現更精準的對接。有了數字化之后,我們發現整個制造過程都需要重構。
從2025年開始,我們要進行三個對接:
首先,我們需要對接產業帶,形成商業集群。我們通常會尋找一個集群鏈主,即具備相應資源和能力的人,來推動品牌發展。如果沒有自有品牌,他們也可以利用平臺上的集群品牌。
其次,集群鏈主必須和其他人合作,實現與上游生產端的品牌共享和與銷售端的利潤共享。如果該模式可以帶來5倍到10倍的利潤,他們一定會加入到品牌共享中來。
接下來是利益分配問題,需要實時數據支持,在傳統的管理中,業務部門、財務部門和老板之間的信息通常是不對稱的,老板獲利后再和員工進行分配。但在數字化時代,平臺的實時數據意味著員工獲利后即可分配利潤給公司。
? 涂多多CEO劉齋:
我們延伸了國聯B2B1.0的優勢,帶著上下游客戶去國外走訪互動。也組織了多個行業的國際會議和會展。大家都知道,國內太卷了,國外跨境還可以。如果是頭部企業,那可能在海外就直接建立了相應的交易和交付網點。但有一些中型企業在需求側和交付側上以及在供應鏈服務支撐上,做跨境交易其實還是有一些困難的。所以我們依托國聯原來沉淀的數據或者服務,幫助上下游客戶整合資源。我們希望在國外一起拓展市場、共建服務。
國聯的第三增長曲線產業帶跨境出海,我們戰略定位為“1750”,即1個交易平臺、7大交易中心,50個全球海外倉。
我們以“產業+生態+產融”的模式打造跨境綜合平臺。通過報關退稅、海外展廳、航運專線、海外共享倉服務、數字化云工廠、陽光政務等服務場景,做成綜合服務平臺,為上下游客戶提供服務。跨境平臺啟動的時候,我們依法復制了國內的運營模式。我們希望跨境綜合平臺深度融合以后,用服務來代替交易場所。
現在我們的跨境綜合平臺和跨境產業垂直平臺上是多語言服務,阿拉伯語、俄語、英語、韓語等已經同步上線了。
所以我們七大交易中心,在產業帶集群的地方打造交易市場,做到線上線下協同。這就是我們國聯層面定位成第三增長曲線產業帶跨境出海的一些案例和運營打法。
首先,我們為上下游客戶免費在平臺提供各種場景服務,包括信息、運營推廣的活動,如果客戶不能自己對接,那我們全流程參與協助,并直接對接海外的運營團隊和國內的供應商。其次,把我們海外的50家共享倉開放給客戶。產業互聯網需要地推,我們依照國內打法做海外沙龍,既推廣平臺服務,也推薦平臺用戶產品。
我們產業帶集群有標桿、有屬性、有案例。前期對接國內山河四省產業帶集群,和政府一起對接打造,研究國外政策。現在對接中東、中亞、東南亞,我們希望政府的產業集群屬地加上海外,共同打通一個平臺、一個鏈路、一個服務的場景,這是我們信息的各種運營線索的轉化。
在國內,我們做了數字化工廠,三年過去,我們簽約了176家云工廠,其中,有73家做了數字化轉型升級。國外我們同樣復制數字云工廠。比如巴基斯坦紡織數字化工廠、印度顏料數字化工廠、泰國橡膠數字化工廠、輪胎數字化工廠等。所以我們把國內做的在國外重做了一遍。
02
平臺化,實體龍頭的新戰略窗口期
關鍵詞:【數字化變革】【平臺經驗】【集中采購】【互聯互通】
億邦導讀:近年來,央國企以數字化采購為基座,形成對內集中采購、對外開放賦能的平臺。中交集團、中石化易派客、陜建物流等從各自的優勢出發,形成了數字供應鏈平臺模式。
民營企業亦然,立白旗下的日化智云則依托30年的行業資源和能力,鏈接的日化行業上下游企業伙伴6000多家。
? 中交集團采購交易中心副總經理、中國交通物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宏偉:
在十四五期間,我們把供應鏈規劃上升到集團的層面,把打造世界一流供應鏈體系作為我們集團的戰略規劃,在十四五規劃中予以了明確。
2021年開始,我們建立集團統一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把原來的裝材物材進行了合并,統一改造為中交集團供應鏈管理系統,2021年下半年,這個系統正式應用,采購主體提升到總部層級,拉通業財一體化,打破下邊二、三級單位的法人墻。
在原來采購管理的基礎上,我們增加了供應管理職能,我們制定了一個三年目標:2021年到2023年,我們一級集采物資的集中度要達到60%、70%和80%。通過這三年的執行情況看,我們比較好地實現了當初制定的集采目標。截至2023年底,我們集中采購額超2240億元,成本節約47億,集中采購率連續三年達標,2023年超過80%。
中交集采有我們自己的特色。
第一,我們是真正的總部層級的集中采購。原來我們有六千多個項目分散到全國各地。我們按照不同區域,成立了集團的區域集采工作組,代表中交集團在這個區域負責這個品類的集中采購。
第二,我們在集中采購的基礎上,實現了集中供應。這一點是和其他建筑央企有區別的。我們不但集采了,而且還集中我們的供應渠道。我們直接面向的源頭采購,去掉了中間環節,從而降低了我們的采購成本。
2021年我們推廣這個模式以后,也迅速得到了國資委的認可,得到業內同行們的認可。國資委專門在中交開了央國企的采購的專項會,推廣了我們的經驗。
? 中石化易派客黨總支書記、執行董事沈中祥:
2000年,中國石化就推出了中國石化電子商務網站,來服務中國石化的采購。當時我們董事長說中國石化的員工“不上網,就下崗”,中國石化的供應商“不上網,就出廠”。所以中國石化的35000家供應商全部登錄中國數字化電子商務平臺,中國石化每年的采購規模也在2000億左右。到2015年,我們就把服務中國石化的電商平臺對外開放,服務社會。
所以我們推出的電商平臺最早主要做辦公用品。通過這八年的打造,我們現在從電商平臺向產業互聯網平臺跨越,在物流、閑廢處置、保險、供應鏈解決方案等領域,包括和其他企業SaaS、ERP的打通,我們都做了一些實踐。
易派客背靠中國石化的產業鏈,除了內部采購外,還有1800億的外部采購。目前我們擁有17萬家注冊用戶。我們的服務聚焦在中國的裝備制造業。70%-80%的頭部企業都在我們的平臺上與中國石化合作,我們現在的優勢在于擁有這些合作伙伴。
易派客從一開始就遵循著八個字的理念“創新驅動,開放合作”。我們的頂層設計也是按照這個邏輯來進行的。近幾年來,我們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標準的創新。我們計劃在今年10月成立工業品電子商務標準合作組織,吸引更多央企的平臺和行業評價機構,共同推動中國工業品電子商務標準化。
其次,為了幫助中國工業企業實現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我們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我們推出的"一企一面"解決方案,涵蓋了企業采購、銷售,以及一系列管理工具,幫助小微企業實現辦公自動化和管理升級。
最后,我們推出了工業級和產品級的APP。就像我們在手機上使用微信一樣,工業企業也需要更多的管理工具,以支持工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需求,從而幫助他們降低采購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我還想強調,無論是央企平臺還是垂直類平臺,我們都要打開底層的互聯互通大門。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開放合作。我曾經說過,誰閉關自守,誰就會被淘汰。這是我對于產業互聯網平臺六年來的感悟。
? 陜建物流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邵華:
陜建物流集團有兩部分的職能:一部分是陜建集團集中采購的載體,包括兩大平臺,一個是招標平臺——華山云采,一個是商品平臺——華山云商。另外一部分是整個陜建集團所有的供應鏈都在我們這里。
我主要談一談我們遇到的困難。我們是一個數字化供應鏈創新綜合服務商,物流只是我們業務中的一小部分。在討論實體供應鏈時,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實體的特性主要表現在規模和數量上。央企肯定是大規模占有市場的。而民營企業則更注重創新和產品優勢。
傳統企業在產業互聯網轉型過程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跨界選擇,需要從傳統行業轉變為數字化創新垂直領域。我們需要搭建這個橋梁,提升自身優勢。
從執行和落地的角度來看,我們一直處在轉型的過程中,從最初建立招標平臺,到發展電子商務平臺,再到如今的企業管理中臺,甚至發布了大數據AI智能平臺。
我覺得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向垂直方向共享、共建、共用。我希望在后續過程中,我們能進一步發揮產業互聯網的作用,就像我們剛才討論的那樣,將我們的平臺的智能生產力發揮出來。
? 立白日化智云副總經理鐘家榮:
日化智云整合了立白集團30年積累的行業資源和能力,包括優質的供應商資源、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以及數字化能力和產業級質量管理體系等等。這些產業級的資源是行業中的中小企業所稀缺的,我們希望把這些資源和能力通過數字化、平臺化的方式整合到平臺上,讓中小企業快速、高效、低成本地鏈接和使用。
日化智云于2021年9月份正式成立。目前,平臺的用戶數量超過6萬,整個平臺鏈接的上下游企業伙伴有6000多家。通過平臺有業務交易的企業有1800多家。目前的營收規模大概達到60億,明年規劃是超過80億,我們希望通過再過五年的時間,能夠成為日化領域第一、整個中國日化行業的產業互聯網領先平臺。
龍頭企業做平臺的優勢,第一是因為龍頭企業在產業中有比較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能夠比較好地去整合產業上下游的資源放到平臺上來。第二,龍頭企業在資金、技術、資源、能力和團隊方面都有比較好的基礎。第三就是中小企業現在面臨的很多痛點跟困難,龍頭企業實際上是經歷過的,并且有好比較好的解決方案與技術,能夠去解決這些痛點。這幾個優勢是在行業中是其他企業是不具備的。
但我們確實也遇到一些困難,一個是戰略層面的困難,一個是戰術落地執行層面的困難。在戰略層面的困難主要兩方面,首先是從傳統競爭升級到平臺競爭,需要有產業視角,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第二就是傳統階段與平臺階段的對企業,包括決策層、執行層的認知思維、能力知識要求完全不同。以我們立白為例,我們做消費品,但實際上是行業產業鏈中是比較強大的一個甲方。我們如果做去做產業互聯網,實際上是乙方。所以這種甲乙方心態、思維和能力是完全不一致的。落地層面,團隊有很強的路徑依賴和經驗,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03
AI浪潮,重塑產業互聯網競爭力
關鍵詞:【AI+】【數字員工】【智能體】【數字孿生】
億邦導讀:AI技術的崛起為眾多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潛力,為企業帶來了效率提升、創新驅動和商業模式重塑的機遇。但同時,AI技術在落地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技術成熟度、數據安全、人才短缺、法規監管等。
嘉御資本董事長衛哲指出AI與產業互聯網的結合非常重要。在農牧行業,農信數智將AI用在生產、管理、供應鏈、交易等環節,尤其是通過AI把養豬工作變成傻瓜化操作;在數字化采購行業,云中鶴將AI應用到采購管理、供應鏈管理、營銷管理、售后服務以及創意設計中。
? 嘉御資本董事長衛哲:
AI對于產業互聯網來說太重要了。兩個方向都可以,一個是產業互聯網擁抱AI,一個是“AI+產業互聯網”,這個是有區別的。
首先你是這行業的主要玩家,就應該趕快去擁抱AI。像美國的老牌公司salesforce.com,在它的所有環節中擁抱AI,因此業績取得非常好的增長,市值大幅度增長。
原來我以為是個案,這兩天看到另外一家公司Apploving,接近千億美金的市值了。那是在一個偏互聯網階段的產業互聯網公司,它迅速擁抱了AI。幾乎在業務的所有環節都通過AI來賦能提升效率。所以我們叫“行業+AI”。
第二個,對于AI的原創創業者,我反而建議它要迅速擁抱垂直產業,而不是去擁抱所謂的大模型和一些通用型的應用。所以“行業+AI”和“AI+行業”恰恰是產業互聯網當中,我們看到的一個非常大的趨勢。在美國過去兩三年,已經上市的這些產業互聯網公司,市值都翻了好幾倍,反而沒有給初創公司在這些同樣的領域留下太多空間了。
AI賦能產業互聯網公司,客戶UP值提高了,續約率大幅度提高,這兩個對產業互聯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標志。所謂的AI用戶認不認可,就看這兩個指標。
? 農信數智董事長、總裁薛素文:
農信這幾年做了一些探索,就是在農牧業中做產業互聯網。過去的產業互聯網更像是模式創新,但我一直認為,技術創新也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標簽。這幾年來,產業互聯網我覺得應該是越做越實在,尤其在大數據和AI技術加持下。
尤其是像農牧行業,受眾群體相對來說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如何用AI把服務變成傻瓜化,讓他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最強大的技術,最好不用學那么多書,看那么多文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對我們農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農信數智是一個為農牧企業提供軟硬質一體化服務的科技公司,底層我們做了一個操作系統,它有硬件服務、軟件服務、智慧服務。操作系統的核心是一個PaaS平臺,具備機器學習和數字孿生等積木式的標準化能力。
在這個基座上,我們借助AI算法和智能硬件,實現了“云”“邊”“端”三位一體。不管在云端還是在邊緣計算,還有在關鍵智能硬件上,我們這幾年做了大量探索,把我們的AI能力作為主導能力放在里頭。截止現在,每天有十幾萬設備的數據飛向公司的服務器。
在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算法,我們研發了3年,基于農信算法平臺,把行業中常用場景基本上都做了一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技術開放給行業。
除了生產環節,在管理環節、供應鏈環節、生交易環節,我們都要通過AI去改造。比如AI怎么助力采購業務,怎么助力銷售業務,怎么助力供應鏈業務。我們也做了很多探索。
去年10月份,我們發布了一個IaaS平臺,構筑農牧領域的混合大模型。我們集合眾多大模型,自己做了專業的數據庫,把我們的專家模型和底層大模型融合在一起,我們叫混合模型。目前也得到了很多行業認可。
我們希望未來養豬不是在豬場里頭,而是通過3D數字孿生,可以在辦公室里、在家里實現養豬。
? 云中鶴董事長董輝:
我們公司是一家提供一站式B2B數字化采購平臺服務的公司。我們專注于B2B企業,幫助許多央企、國企、以及世界500強的銀行、保險公司將采購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我們的產品品類非常豐富,包括辦公用品、工業品,以及營銷和福利品。我們的存在意義在于為客戶解決合規性問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征收。
在技術方面,我們的投入相當大。我們公司技術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并且累計投入了數十億,我們還在2023年成立了AI實驗室。目前,我們已經重塑了整個業務模式。
除了常見的比價和選品之外,我們現在已經將AI應用到采購管理、供應鏈管理、營銷管理、售后服務以及創意設計中,因為在我們這個行業,C端產品的定制需求非常普遍。具體來說,我們有AI的電商智能體、AI的數字員工,以及智能決策引擎。
一位產業互聯網前輩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想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他說AI不是工具的革命,而是革命的工具,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有趣。我想把這句話送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