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5月29日電 /美通社/ -- 4月8日-11日,就如何讓金融“脫虛向實”,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成為博鰲亞洲論壇“金融的未來”分論壇上的重要話題。麥子金服CEO黃大容表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是要提高金融服務的公平與效率。傳統金融機構由于受體制束縛再加上金融壟斷性長期存在,導致傳統金融機構無法做到金融服務的公平和效率的優化。”
數據顯示,中國目前還有超過7000多萬中小微企業由于得不到資金的灌溉,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這也是近段時間以來,上到經濟會議,下到地方政府報告,互聯網金融升級至國家戰略規劃層面的根本原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逐漸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時代主題。
互聯網金融借助實體經濟成為時代風口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顯示:在全國約5800萬家中小企業中,25.8%的中小企業有借貸需求,然而在這些企業中,只有46%的企業獲得銀行貸款,11.6%的企業申請借款被拒,還有42.4%未申請,這表明實體經濟內中小微企業想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獲取資金較為困難。互聯網金融“脫虛向實”,為資金流入實體經濟打開了新的空間,迎來新風口。
基于場景的互聯網消費金融,逐步成為消費信貸的主要渠道。實體企業去庫存,離不開終端消費的支撐。螞蟻花唄、蘇寧任性付等電商消費金融產品以及基于3C消費的各類分期公司的分期產品,內嵌于閉環的消費場景,風險可控,且貸款可百分百轉化為消費,正逐步成為個人消費信貸的主流渠道。
互聯網金融最初以滿足社會上小額、分散、長尾的融資需求得以崛起,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融資類企業,基于強勁的競爭在不斷進行產品創新,持續滿足市場縫隙中的融資需求,成為傳統金融體系外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補充。
據相關數據顯示,互聯網金融在幾年內已發展成為10萬億級的市場,在驅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貢獻的力量不容忽視。麥子金服創始人黃大容認為,“作為傳統金融的有力補充,互聯網金融從誕生之初就和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相關聯,服務實體經濟是互金平臺的立身之本和發展使命,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是互聯網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縱觀全球互聯網金融發展,互聯網金融在實體經濟中探討業務模式是全球性大勢所趨,以美國互金行業標桿Prosper和Lending Club公司為代表,在服務實體經濟大背景下,其運營模式、風險控制等方面對實體經濟發展起著重要影響。
金融智能化與強監管雙拳出擊加速脫虛向實
“在智能金融的助力下,未來新金融會下沉到更多細分場景,實現由粗放式服務到精細化服務的轉型,同時,不斷細化的行業監管規則和政策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這兩方面真正助力金融與實體商業的不斷融合。“麥子金服創始人黃大容表示。
金融智能化具體體現在移動支付、大數據、智能投資等多個層面。移動支付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人們接觸金融服務的頻次和方式;大數據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通過技術完成對線上數據的收集、甄別、分析、計算和成像等一系列流程,不僅彌補了央行征信體系的不足,而且還豐富了針對個人和小微企業的風險評估手段;智能投顧的發展,讓投資者能夠按照自己的投資偏好,獲得定制的資產配置方案建議。
黃大容表示,“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及新技術的支撐下,智能金融正在深刻改變金融行業的業態。通過科技的力量為中小微企業帶來全新的融資解決方案,助力實體經濟快速發展。”
對于金融系統安全和金融監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強調:“監管體系要適合國情,應該與時俱進,還要跟改革開放和創新之間的吻合度要緊密一點。”在近日的“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多位專家也指出,金融監管部門需要加快金融監管科技建設的步伐,在大數據金融安全監管平臺的基礎上,構建數字金融、數字社會頂層設計。同時,監管科技在技術手段層面,幫助監管部門實現穿透式監管,提升監管效率、防止監管死角。
黃大容表示,堅持合法合規、擁抱監管政策是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根基,重視產品和服務的性價比,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也許互聯網金融的另一個黃金時代就是從監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