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11月1日 /美通社/ -- 今年秋季,美麗中國支教項目(Teach For China)迎來了新一屆的338位項目老師,他們在接受了一個月的暑期培訓之后,進入到各自的項目地區,開始為期兩年時間的支教生活。
在這些老師當中,73%的老師是應屆畢業生,27%擁有工作經驗,8%擁有海外留學背景。他們將進入中國五個省區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甘肅的中小學校,為當地提供多元而優質的教育力量。
在新老師進入項目之際,也有300多位2017-2019屆的支教老師從美麗中國畢業,從鄉村的講臺進入更廣闊的世界,并持續關注和反哺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
畢業于波士頓學院教育心理學的楊逸老師就是其中一位。
從高中開始,楊逸老師就對鄉村教育非常關注,她曾多次利用寒暑假的時間組織小伙伴一起參加短期支教,但短期支教時間短,能做的工作很有限,于是當楊逸老師第一次在哈佛中國教育論壇了解到了美麗中國,她就被美麗中國的愿景深深打動:讓所有中國孩子,無論出身,都能獲得同等的優質教育。
她認為,兩年的項目時間能夠讓她真正有機會了解鄉村的狀態和鄉村教育的狀態,于是在大四畢業的時候,她向美麗中國投了簡歷,成為美麗中國的一員。
2017-2019年,楊逸老師支教于云南臨滄云縣忙懷中學,她負責初中一年級英語的教學和全校的性教育課堂,除了日常教學,楊逸老師還和隊友一起走訪了她所在班級60個孩子的家庭,這些家庭的故事讓她看到了新聞報道中不曾描繪的鄉村的真實模樣: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能帶領學生前進的老師以及對教育的重視。
在家訪中,楊老師發現了平時大家都稱為“阿不能”的調皮孩子其實很會照顧人,也很會修東西,他說將來要學汽修,賺好多錢,讓姐姐和父親過上好日子;平日里臟兮兮的小姑娘要在一貧如洗的家里照顧酗酒的父親;懂禮貌的小紳士家里有一個頂天立地的媽媽,對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關注……楊逸老師說:“這些事情所代表的不只是鄉村地區家庭條件或者學校條件差,而是經濟發展中區域發展差距的縮影,它們被呈現在了一個個家庭和一個個孩子身上,這是我參加美麗中國之前看不到,也想不到的現實。”
兩年項目結束后,楊逸老師獲得了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范德堡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現在在斯坦福大學繼續她的教育學研究學習。
楊逸老師也非常希望將她的經歷與思考分享給更多的留學生,在11月4日,楊逸老師將來到美麗中國海外分享會,和大家分享她與學生在一起兩年的美麗故事。
像楊逸老師一樣,參與美麗中國支教項目,在項目中發現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的老師還有很多。他們通過了美麗中國嚴格的選拔,并在兩年支教中不斷接受專業的培訓,為鄉村地區帶來優秀師資力量的補給,并實現自我的成長。
美麗中國支教項目(Teach For China)成立于2008年,是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下設的教育非營利項目。項目通過“兩年輪換制”,輸送多批項目老師進行兩年長期服務,實現一崗多人,為教育資源匱乏地區提供持續穩定的師資力量;同時,兩年項目體驗,加以專業的培訓支持,讓項目老師經歷扎實的基層教學實踐,使提供優質教育、促進青年成長成為可能,為中國教育的均衡化發展積累大批未來人才。
美麗中國海外分享會
舉辦日期:美東時間 11月3日21:00 (北京時間 11月4日10:00 )
參與方式:微信添加招募小助手:TFC_recruiting2,并回復:“海外分享會”即可獲取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