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7月18日 /美通社/ -- 近期,瓦錫蘭公司亞太區市場開發部總經理Malin Ostman針對電力輔助服務能否塑造中國新能源格局發表觀點如下:
去年及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國家能源局陸續印發了關于促進發電企業發展平衡電力容量和完善電力輔助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指引。這些關鍵政策的出臺將促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增長和發展。
電力輔助服務是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也可確保發電質量。其在支撐電網和可再生能源整合方面的成效顯著。對于各行各業來說,想要提高供電質量,確保資源的有效配置,完善的輔助服務市場和制定相關政策至關重要。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目前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約占電力供應社會成本總量的1.5%,預計未來將達到3%。逐漸增長的間歇性供電提升了對電網平衡電力在快速響應和保證電網穩定性方面的需求。隨著新能源的大規模快速發展,這種需求的增長還將不斷升級。
Malin Ostman對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可能產生的積極變化持樂觀態度。
"相關預測顯示,隨著需求的增長,中國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規模可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技術創新需要政策不斷完善與對可再生能源增量的同步支持。具備快速響應能力的靈活技術可以為能源系統增加穩定性、平衡性和高效率,并進一步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
電力輔助服務多種多樣,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供電的電網系統提供穩定性,并促進可再生能源并網。中國市場的電力輔助服務以調峰、備電、調壓、調頻為主。電力調峰通常是根據是根據用電需求預測模型來制定發電計劃,同時為電網系統提供儲能和備電方案。電網調頻則需處理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供電難以準確預測所導致的電網短時頻率波動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調頻以確保備用電力或儲能系統可以在短時間甚至幾秒鐘內開始供電以應對負荷瞬時波動、天氣條件欠佳等不利情況,從而保證電網供電的穩定性。
目前,火電尤其是煤電廠是國內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主要參與方。隨著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在政策轉變和技術進步的幫助下,火電機組將需要提高調節能力并轉向使用能更快速響應的技術。隨著靈活性需求的增長,頻率調節的重要性也將隨之增加。
決定提供頻率調節的靈活性技術的價值有四個關鍵參數,分別是發電機組的爬坡率、標準調節速度、功率控制精度和標準調節精度。目前有多種技術手段可以提供調頻輔助服務,但每種技術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局限性。在考慮調頻性能時,儲能是最有效的手段,其次是靈活內燃機發電和抽水儲能。傳統的燃煤發電在標準調節速度上響應速度較慢。在這些電網平衡電力靈活性技術中,內燃機發電技術具有比儲能技術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頂峰能力。
電廠對負荷波動的響應速度越快,對電力系統的調節就越有利。通常燃煤機組的爬坡率僅為2%/分鐘,水力發電的爬坡率為20%/分鐘,而靈活內燃機發電機組可以達到每分鐘調整出力最大值占額定容量的50%以上。這意味著在傳統機組可能需要30分鐘以上才能完成啟動之時,采用內燃機,抽蓄和電化學儲能等技術的電網平衡電力發電廠可以將響應時間縮短到幾分鐘,甚至幾秒鐘之內。
中國能源市場和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的未來前景廣闊。國家能源局力推的電力現貨市場未來可以取代目前調峰輔助服務的作用,這也會是未來幾年電力市場發展的一個明確的方向。
雖然目前中國大部分省份還尚未建立電力現貨市場,但也有部分地區已開始試行現貨市場交易,由市場來發揮調峰作用。例如山西省的現貨電力市場充分發揮了調峰作用,帶動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具體表現為當可再生能源發電充分出力時,現貨市場上的同時段燃煤發電的上網價格將會降低,并可能使這些燃煤發電廠因發電收益過低而關停。
中國雙碳目標的提出和國家能源局相關政策將對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這些措施將確保電力系統的運行更加安全穩定,同時有利于鼓勵實現高效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從而促生大規模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發展,以帶來實質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回報。
瓦錫蘭中國市場發展總經理周秦聲指出政策和監管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將給電力輔助服務行業帶來機遇。
"新政策將鼓勵發電企業增加調峰調頻和平衡電力的投資,并推動優化發電企業的能源資產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