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期COMMANDS 研究結果將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SCO) 年會的官方新聞發布會上對外發布。結果顯示,利布洛澤組(包括所有臨床相關亞組)實現擺脫紅細胞輸注且血紅蛋白水平提高的患者比例是重組人促紅素組的近兩倍
利布洛澤展現出持續治療應答,中位擺脫紅細胞輸注時間接近 2.5年,比重組人促紅素長 1年
在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年會全體會議上將公布更多研究結果,顯示利布洛澤用于各類骨髓增生異常腫瘤相關基因突變的患者均展示出臨床獲益
上海2023年5月26日 /美通社/ -- 百時美施貴寶于今日首次公布3 期COMMANDS臨床研究數據。該研究是一項開放標簽隨機研究,旨在評估利布洛澤®(注射用羅特西普)對比一種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重組人促紅素(epoetin-α)用于紅細胞(RBC)輸注依賴型且未接受過ESA治療的極低危、低危及中危骨髓增生異常腫瘤(簡稱MDS)成人患者的貧血。研究結果將于美國東部夏令時間 6 月 2 日下午 3 點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SCO) 年會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外發布(摘要 #7003),更多結果將于歐洲中部夏令時間 6 月 10 日下午 2:45 舉行的歐洲血液學協會 (EHA) 年會全體會議的口頭摘要報告環節上對外發布(摘要#S102)。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骨髓增生異常腫瘤科主任Guillermo Garcia-Manero博士表示:"慢性貧血、低血紅蛋白水平和輸血依賴是較低危MDS患者在臨床上面臨的主要挑戰。與非輸血依賴型患者相比,上述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了一半以上。COMMANDS 研究結果表明,對于未接受過紅細胞生成刺激劑治療的較低危MDS患者而言,相比重組人促紅素,羅特西普對改善其紅細胞輸注依賴性,提升血紅蛋白水平,增進治療反應的持久性等方面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并且在所有亞組均取得相同或更好的治療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可接受。"
COMMANDS 研究評估的主要終點為擺脫紅細胞輸注12周(RBC-TI),且平均血紅蛋白(Hb)水平增加≥1.5 g / dL。關鍵次要終點包括1-24周期間有至少8周的紅系反應 (HI-E),RBC-TI ≥ 12周及24周擺脫紅細胞輸注。入組人群為年齡≥18周歲、紅細胞輸注依賴型較低危MDS患者。患者按 1:1 比例隨機分配接受每3周一次皮下注射利布洛澤(起始劑量 1.0mg/kg,滴定至 1.75 mg/kg)或每周一次重組人促紅素(起始劑量 450 IU/kg,滴定至 1050 IU/kg),持續治療時間≥24 周。
在ASCO大會上公布的COMMANDS研究數據
截至期中分析時,接受利布洛澤治療的可評估患者有147 例,接受重組人促紅素治療的可評估患者有154 例,中位治療持續時間分別為 41.6周和 27 周。研究結果顯示,利布洛澤組58.5% (n=86)的患者達到了研究主要終點,即在前24周內實現擺脫紅細胞輸注12周(RBC-TI)且平均血紅蛋白(Hb)水平增加≥1.5 g / dL,重組人促紅素組為31.2% (n=48) (p<0.0001)。利布洛澤組74.1% (n=109)的患者實現至少8周的紅系反應,重組人促紅素組為51.3% (n=79) (p<0.0001)。接受利布洛澤治療的患者較接受重組人促紅素治療的患者獲得了更持久的治療應答,RBC-TI>12 周(第 1 周至治療結束)的中位應答持續時間為126.6周vs. 77周。在治療的前 24 周中,利布洛澤組47.6% (n=70)的患者實現了擺脫紅細胞輸注24周,重組人促紅素組為29.2% (n=45)(P=0.0006)。在臨床相關亞組中,研究者同樣觀察到了利布洛澤帶來的獲益,結果顯示出一致的安全性特征,并且沒有出現新的安全性信號。
COMMANDS研究——ASCO口頭報告 摘要#7003 |
|||||
安全性 |
|||||
血液學相關治療期不良事件 |
利布洛澤 (n=178) |
重組人促紅素 (n=176) |
|||
貧血 |
9.6 %(17) |
9.7 %(17) |
|||
血小板減少癥 |
6.2 %(11) |
1.7 %(3) |
|||
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
5.1 %(9) |
7.4 %(13) |
|||
最常見的治療期不良事件 |
|||||
疲勞 |
14.6 %(26) |
6.8 %(12) |
|||
腹瀉 |
14.6 %(26) |
11.4 %(20) |
|||
外周水腫 |
12.9 %(23) |
6.8 %(12) |
|||
療效 |
|||||
利布洛澤 (n=147) |
重組人促紅素 (n=154) |
||||
主要終點 |
|||||
擺脫紅細胞輸注12周(RBC-TI)且平均 |
58.5 %(86) |
31.2 %(48) |
|||
p<0.0001 |
|||||
次要終點 |
|||||
紅系反應 (HI-E)≥8周 |
74.1 %(109) |
51.3 %(79) |
|||
p<0.0001 |
|||||
24周脫離紅細胞輸注 |
47.6 %(70) |
29.2 %(45) |
|||
p=0.0006 |
|||||
RBC-TI ≥ 12周 |
66.7 %(98) |
46.1 %(71) |
|||
p=0.0002 |
|||||
療效與基線特征的關聯 |
|||||
利布洛澤 n/N (%) |
重組人促紅素 n/N (%) |
風險差異 (95% CI) |
|||
血清促紅細胞生成素(sEPO) |
74/118 (62.7%) |
44/121 (36.4%) |
26.35 (12.78 ~ 38.41) |
||
血清促紅細胞生成素(sEPO) |
12/29 (41.4%) |
4/33 (12.1%) |
29.26 (6.35 ~ 50.83) |
||
環狀鐵粒幼紅細胞 + |
70/108 (64.8%) |
29/112 (25.9%) |
38.92 (25.87 ~ 50.70) |
||
環狀鐵粒幼紅細胞– |
16/39 (41.0%) |
19/41 (46.3%) |
-5.32 (-27.71 ~ 16.74) |
||
SF3B1突變 |
64/92 (69.6%) |
27/88 (30.7%) |
38.88 (24.13 ~ 51.91) |
||
非SF3B1突變 |
22/53 (41.5%) |
20/62 (32.3%) |
9.25 (-8.73 ~ 26.87) |
||
在EHA大會上公布的COMMANDS研究數據
即將在歐洲血液學協會 (EHA) 年會上發布的數據包括了與 ASCO公布的結果相一致的療效與安全性數據。這些數據顯示,對于常見的MDS基因突變(SF3B1、SF3B1a、ASXL1、TET2、DNMT3A、EZH2、IDH2、U2AF1),利布洛澤的治療結果優于重組人促紅素,并且實現臨床獲益的可能性更高,無論總體突變負擔如何。
COMMANDS研究——EHA口頭報告 摘要#S102 |
|||
MDS相關基因突變的關聯 |
|||
利布洛澤 n/N |
重組人促紅素 n/N |
風險差異 95% CI |
|
ASXL 1 |
15/31 |
3/29 |
0.38 (0.17 ~ 0.59) |
CBL |
0/5 |
2/5 |
-0.40 (-0.85 ~ 0.05) |
DNMT3A |
19/28 |
11/25 |
0.24 (-0.02 ~ 0.50) |
DTA.SF3B1.n |
12/31 |
12/40 |
0.09 (-0.14 ~ 0.31) |
EZH2 |
5/10 |
2/9 |
0.28 (-0.13 ~ 0.69) |
IDH2 |
3/6 |
1/5 |
0.30 (-0.23 ~ 0.83) |
RUNX1 |
1/4 |
0/9 |
0.25 (-0.17 ~ 0.67) |
SF3B1 |
64/92 |
27/90 |
0.40 (0.26 ~ 0.53) |
SF3B1.alpha |
41/55 |
16/55 |
0.45 (0.29 ~ 0.62) |
SF3B1.beta |
1/4 |
0/8 |
0.25 (-0.18 ~ 0.68) |
SRSF2 |
5/14 |
2/14 |
0.21 (-0.10 ~ 0.53) |
TET2 |
30/48 |
16/53 |
0.32 (0.14 ~ 0.51) |
U2AF1 |
6/16 |
4/19 |
0.16 (-0.14 ~ 0.46) |
利布洛澤的補充生物制品許可申請目前正在接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優先審評,用于治療可能需要紅細胞輸注且未接受過紅細胞生成刺激劑治療的極低危至中危MDS成人患者的貧血。按美國處方藥使用者付費法案 (PDUFA),目標審評日期為 2023 年 8 月 28 日。此外,歐洲藥品管理局接受了利布洛澤治療該患者群體的 II 類變更申請。百時美施貴寶正與默沙東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利布洛澤®的開發與商業化合作。默沙東于2021年11月收購了此前與百時美施貴寶聯合開發利布洛澤的Acceleron制藥公司。
COMMANDS研究的研究者、意大利米蘭 Humanitas 癌癥中心白血病科主任Matteo Giovanni Della Porta表示:"臨床經驗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低危MDS患者在 6-18 個月內對紅細胞生成刺激劑有反應,因此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療選擇來解決慢性貧血問題。在 COMMANDS 研究中,羅特西普組患者的擺脫紅細胞輸注中位持續時間比重組人促紅素組長近一年。此外,羅特西普顯示出與其已知特征一致的安全性,證明其作為紅細胞輸注依賴型極低危至中危MDS患者一線療法的潛力。"
百時美施貴寶血液學開發部高級副總裁Noah Berkowitz博士表示:"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和歐洲血液學協會年會上公布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利布洛澤應該被用作低危至中危MDS患者的貧血的初始療法。作為一種潛在更有效、更持久的早期治療選擇,利布洛澤可以改變這些患者的標準治療模式。"
關于骨髓增生異常腫瘤
骨髓增生異常腫瘤(MDS)指的是一組密切相關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特點是患者無法有效產生健康紅細胞(RBC)、白細胞和血小板,可導致貧血、以及頻繁或嚴重的感染[1],[2]。并發貧血的MDS患者通常需要定期輸血,以增加血液循環中健康紅細胞的數量[3]。頻繁輸血會增加鐵過載、輸血反應和感染的風險[4]。與非輸血依賴患者相比,輸血依賴患者總生存期顯著縮短,部分源于鐵過載或較非輸血依賴患者更嚴重的骨髓疾病[5]。
關于利布洛澤®(注射用羅特西普)
利布洛澤是一種全球首創的紅細胞成熟劑,在動物模型中被證實可促進晚期紅細胞成熟[6]。百時美施貴寶正與默沙東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利布洛澤®的開發與商業化合作。默沙東于2021年11月收購了此前與百時美施貴寶聯合開發利布洛澤的Acceleron制藥公司。目前,利布洛澤®已在全球獲批以下適應癥:
對于需要立刻糾正貧血的患者,利布洛澤不能替代紅細胞輸注。在中國,利布洛澤未獲批用于非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以及骨髓增生異常腫瘤患者。
[1] Mount Sinai.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vailable at:
https://www.mountsinai.org/care/cancer/services/mds. Accessed March 2023.
[2]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Foundation. What is MDS?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org/cancer/myelodysplastic-syndrome/about/what-is mds.html. Accessed March 2023.
[3] Johns Hopkins Medicin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vailable at: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kimmel_cancer_center/cancers_we_treat/leukemia_program/myelodysplastic_syndrome.html
[4] Rasel M, Mahboobi SK. Transfusion Iron Overload. PubMed. 2021. Available at: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2146/. Accessed March 2023.
[5] Triantafyllidis I, Ciobanu A, Stanca O, Lupu AR. Prognostic factor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aedica (Bucur). 2012 Dec;7(4):295-302. Available at: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93279. Accessed March 2023.
[6] Galanello R, Origa R. Beta thalassemia. 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2010;5(11). Available at: https://ojrd.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1750-1172-5-11. Accessed March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