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4年8月23日 /美通社/ -- 2024年8月15日,以"美麗上海,美美與共"為主題得第二屆上海生態環保藝術節在徐匯區西岸漩心拉開帷幕。藝術節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主旨,通過精彩紛呈的表演藝術、裝置藝術、手工藝術和分享活動,展示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海派文化與現代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有機融合,倡導共同締造可持續的世界和未來,堪稱一次生態環保藝術盛會。
生態藝術與可持續時尚分享會
8月15日下午,本次藝術節還舉辦了生態藝術與可持續時尚分享會,以7個主題進行有關生態環保的探討。此次活動由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徐匯區人民政府、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上海市委員會指導,由上海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徐匯區生態環境局主辦,上海中傳公共關系咨詢有限公司承辦。
作為國際領先標準、測試及認證機構,BSI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Dr. Tatiana Schmollack-Tarasova受邀出席本次分享會并發表了以《可持續發展在現代商業模式中的作用》為主題的精彩演講分享。
Tatiana分享道,可持續發展在現代商業模式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它涵蓋了從我們的飲食到能源生產,以及我們如何在地球上維持生命等廣泛領域。隨著消費者觀念、法規和行為的轉變,企業必須適應這些變化。不同行業和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在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面臨不同的挑戰。例如,全球化工企業和新興數字初創公司雖有共同的碳中和目標,但所遇難題各異。
在BSI《2024年凈零觀察指標白皮書》中,1,000多名來自英國企業的高層決策者接受了采訪。調查發現,73%的企業認為自己能夠在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但僅15%的企業發布了包含碳排放信息的年度報告,而擁有專門負責執行凈零排放舉措團隊的企業僅占18%。成本壓力是實施凈零排放的主要挑戰之一,但48%的公司認為凈零行動可以幫助他們降低運營成本。
如何將可持續發展整合到現代商業模式中并實現經濟和環境的雙贏
將可持續發展融入現代商業模式,需根據企業成熟度、行業特點和供應鏈等定制策略。循環經濟原則提供了消除廢物、延長產品使用周期和再生自然系統的指導。然而,市場上的"漂綠"現象導致消費者面臨誤導性環保聲明。企業應通過驗證、核查和第三方認證,確保其可持續聲明的透明度和真實性,以建立消費者信任并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在現代商業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最后,Tatiana通過列舉了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創新實踐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循環經濟設計原則的有效應用。
BSI可持續發展服務:PAS 2060是全球第一部碳中和標準,也是迄今獲得國際上最廣泛認可的碳中和聲明規范。目前已經被ISO組織采納,升級為ISO14068,PAS 2050是全球首個產品碳足跡方法標準,作為PAS 2050和PAS 2060標準的制定者,BSI 參與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產品碳足跡標準ISO 14067編寫工作,在碳領域積累了大量經驗和最佳實踐,助力企業使用更系統、科學的方法進行碳減排,打造行業可持續發展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