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12月19日 /美通社/ -- 以下是來自中國網的報道:
編者按:為什么說中國城市今天已經富可敵國?為什么要繼續堅持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22”經濟大項排名出爐,云河都市研究院運用一系列經濟數據詳解經濟10強城市和一線、準一線大城市群的實力。
1. 經濟大項排名前10城市富可敵國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22”(以下簡稱“指標2022”)經濟大項排名出爐,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蘇州、杭州、重慶、天津、南京,與2021年相比城市本身沒有變化,只是成都從第6位躍進為第5位,蘇州從第5位退至第6位;杭州從第8位躍進成第7位,重慶從第7位退至第8位。
國家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原一級巡視員、中國駐日本使館原公使銜參贊明曉東點評,“從‘指標2022’經濟大項排名看,前20位的城市包括全部一線城市、準一線城市和7個二線城市。由依據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經濟效率、商務環境、開放度、創新創業、城鄉一體、廣域樞紐、核力輻射9個小項指標,涉及227組數據進行的經濟大項排名,充分說明了一線城市是我國經濟主要增長極,準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是我國經濟發展主要動力源”。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長周牧之教授指出,“作為中國經濟發展主要增長極和主要動力源泉的這些城市已經堪稱富可敵國。上海與沙特阿拉伯,北京與阿根廷,深圳與伊朗,廣州與挪威,成都與哥倫比亞,蘇州與馬來西亞,杭州與智利,重慶與埃及,天津與芬蘭,南京可與羅馬尼亞,經濟大項10強城市經濟規模已經逼近甚至超越了這些世界經濟體排名前20位-47位的國家。10強城市經濟規模總量更是占到全國GDP的22.6%,全球GDP的4.7%,超過全球GDP排名第4位的德國,接近排名第3位的日本”。
根據綜合偏差值,“指標2022”將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劃分為一線、準一線、二線、三線城市。以領軍區域中心城市的層級進一步將19個城市群分別定義為一線、準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群(關于量化定義城市層級,詳細請參照《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22》)。在“指標2022”經濟大項發表之際,本文著重分析一線、準一線城市群在2022年的主要經濟表現。
2. 一線三大城市群引領中國社會經濟發展
由北京、上海、深圳、廣州4個一線城市引領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一線城市群是引領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
從GDP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20%、8.6%、7.5%,三大城市群創造了全國36.2%的GDP。與2021年相比,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GDP名義增長率分別為5.1%、4.1%、4.4%,其中長三角增速最快。
從常住人口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11.8%、5.5%、6.2%,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國23.5%的常住人口。與2021年相比,長三角常住人口同比增長0.4%,珠三角、京津冀分別同比下降0.4%、0.3%,這與疫情期間非戶籍常住人口的減少相關。
從出口總額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35.4%、21.3%、5.2%,三大城市群創造了全國61.9%的出口,特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國出口產業的最大引擎。與2021年相比,長三角出口增長10%,珠三角同比增長也達到5.9%,只有京津冀同比下降0.3%。
從集裝箱吞吐量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35.4%、22.6%、8.8%,三大城市群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全國占比高達66.8%。
三大城市群的活力來自于企業,從滬深港京四大主板上市企業數量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33.3%、14.2%、13.9%,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國61.4%主板上市企業。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IT企業對三大城市群的集中,從滬深港京四大主板上市IT企業數量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全國占比分別達到27.4%、19%、30.3%,三大城市群主板IT上市企業數量全國占比高達76.7%,其中京津冀與長三角的表現尤為突出。
在創新創業領域,三大城市群也成績斐然,從專利授權量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27.8%、17.9%、8.6%,三大城市群創造了全國54.3%的專利授權量。
從深港創業板上市企業數量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13.9%、37%、19.9%,三大城市群創業板上市企業體量的全國占比高達70.8%。
從新三板上市企業數量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29.6%、13.4%、17.3%,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國60.3%的新三板上市企業。
從獨角獸企業數量看,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40.6%、19.2%、26.5%,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國86.3%的獨角獸企業。
周牧之指出,“如果把三大城市群與日本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三大城市群的GDP總量是日本的1.5倍,常住人口是日本的2.7倍,出口規模是日本的2.9倍,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更是達到日本的8.8倍,三大城市群今天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分量可以略見一斑”。
3. 準一線四城市群奮起直追
擁有準一線區域中心城市作為領軍的城市群有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四個準一線城市群是支撐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從GDP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6.6%、9.2%、6.9%、2.2%,四城市群創造了全國24.9%的GDP。與2021年相比,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GDP名義增長率分別為5%、7.2%、7.8%、8.9%,其中關中平原增速最快。
從常住人口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7.4%、8.8%、6.7%、2.9%,四城市群集中了全國25.8%的常住人口。與2021年相比,成渝常住人口同比增長0.9%。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都同比增長0.1%,只有關中平原同比下降0.6%。
從出口總額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4.7%、5%、7.5%、1.3%,四城市群創造了全國18.5%的出口,其中粵閩浙沿海全國占比超過了京津冀。與2021年相比,成渝出口增長5.1%,長江中游同比增長高達到26.4%,粵閩浙沿海和關中平原同比增長也分別達到15%和16.4%。
從集裝箱吞吐量看,關中平原集裝箱吞吐量為零,得益于長江內河航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0.5%、1.8%,擁有海港優勢的粵閩浙沿海的全國占比高達7.2%。四城市群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全國占比為9.5%。
從滬深港京四大主板上市企業數量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4.9%、5.5%、6.1%、1.4%,四城市群集中了全國17.9%主板上市企業。
從滬深港京四大主板上市IT企業數量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全國占比分別達到2.6%、3.6%、6.2%、0.7%。四城市群主板IT上市企業數量全國占比13.1%,其中粵閩浙沿海的表現頗為搶眼。
在創新創業領域,從專利授權量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4.6%、6.8%、6.9%、1.8%,四城市群創造了全國20.1%的專利授權量。
從深港創業板上市企業數量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3.9%、6.2%、5.3%、1.6%,四城市群創業板上市企業體量的全國占比為17%。
從新三板上市企業數量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3.9%、6.3%、6%、1.9%,四城市群集中了全國18.1%的新三板上市企業。
從獨角獸企業數量看,2022年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的全國占比分別達到3.8%、3.8%、1.6%、0.3%,四城市群集中了全國9.5%的獨角獸企業。
4. 繼續堅持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
明曉東指出,“‘指標2022’充分發揮選取數據量大、覆蓋面廣、權威準確等優勢,首次對我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十九個城市群進行了科學劃“線”,劃分結果與社會普遍認知基本一致。這一結果使我國城市及城市群綜合分型首次有了客觀標準,也反映了我國的經濟結構和布局。城市群劃“線”豐富了我們對城市群的認知。從一線、準一線城市群表現看,一線城市群集中了全國三分之一強的經濟總量、近四分之一的人口,還匯集了大量上市公司和創新型企業。因此一線城市群不僅是我國人口集中區域,經濟密集地域,更是我國進出口貿易主要集散地和重要創新策源地。同樣,準一線城市群作為一線城市群的重要經濟腹地,為一線城市群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國家信息中心原常務副主任杜平點評,“祝賀‘指標2022’又奉獻一份檢測中國主要城市發展脈象的專業報告,圖表簡潔直觀評估顯示了2022年中國城市的主要表現和排名。特別是連續堅持七年的發布,使各城市在各年度具有了重要而又難得的時間序列數據,這類連續性環比(包括排名)所增加的客觀性,有利于用來進行城市間和城市自身的達標或對標”。
原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總結,“云河都市研究院的‘指標2022’,在區分了一線、二線、準二線、三線城市的同時,又對中國主要城市群發展狀況做出了評判。從所列主要經濟指標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保持了持續發展勢頭,成渝、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關中平原四個準一線城市群正在奮起直追。3+4的城市群集中了全國60%以上的經濟,集聚了全國近50%的人口。未來,這種趨勢仍會持續。這也充分證明了國家“十一五”規劃確定的“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是符合規律和非常具有遠見的。有關部門和地方應該遵循城市化的規律,繼續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