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4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10月10日,圍繞"法律類保險生態鏈——繼續執行權利研討"主題,第二屆法律類保險研討論壇在羊城廣州舉辦。這也是繼2023年南京首屆法律類保險研討論壇成功舉辦之后,政、企、研三界關于法律類保險的再度思維碰撞,大家財險作為論壇的主辦方旨在攜手各方共建、共同打造法律類保險新生態,為客戶和市場豐富和提供更加專業、優質的法律類保險保障和服務。
聚焦繼續執行保險,深挖財產險非車業務的專業性,一些專而精、專而美的保險公司,憑借在專業領域的善心、公心和匠心,正在持續被市場和客戶所青睞,長期業務價值也在同步顯現。基于此,財險非車業務也走出大航海時代,正式步入專業化時代。
以繼續執行權利研討為錨,就法律類保險生態建設拋磚引玉,法律類保險專業化進程在盡顯保險公司匠心的同時,也為保險業服務民生保障、增進人民福祉寫下了生動的注腳。以大家財險為例,2023年法律類保險服務客戶數量增至8萬個,服務規模突破2.8億元,2024年全年規模預計突破3.5億元。
工貴其久,業貴其專,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的保險經營已成為挖掘專屬保險市場的不二法則。保險業內人士表示,法律類保險藍海的開啟也引得市場競爭者蜂擁而至,有一些機構因對風險的認知不足、急于短時間彎道超車而折戟沉沙,甚至有市場主體通過一些非常規做法給整個法律類保險市場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抽絲剝繭、精研細磨,"法律類保險研討論壇"的持續舉辦,為進一步搭建法律與保險的專業鏈接,打造法律保險服務生態提供了持續的動能。
一份保障多方受益:繼續執行保險專治"老賴"
打過官司很多人都知道,在法院拿到勝訴判決往往并不意味著處理完結。只有在判決中確定的財產得以執行,才是達成了訴訟的目的。
但在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這種情況:根據法院判決執行相關財產時,有人會提出異議,認為財產具有相應權利,不能執行。根據法律規定,進入執行異議程序,法院需要裁定暫停執行,審查執行異議是否成立。因此,有個別案件的被執行人會利用法律規定,以各種理由和方法提出執行異議,故意拖延執行進度,拉長執行周期,以達到阻撓財產盡快變現的目的,嚴重影響勝訴一方的權益兌現。
雖然法律規定執行人在申請執行人提供擔保的前提下可以繼續執行,但是當事人通常在勝訴權益未實現的前提下需要額外提供擔保。遇到這種情況,購買繼續執行保險可以幫助執行申請人來破解這個困局。
所謂繼續執行保險,是指在保險期間內,因投保人向人民法院請求繼續執行有錯誤,給被保險人造成損失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法律),經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認定應由投保人向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投保人未承擔的,就投保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后投保人無財產可執行或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部分,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在保險金額內承擔賠償責任。
對于手握勝訴判決的申請執行人而言,"執行難""老賴"作為一種風險,通過購買繼續執行保險的形式轉嫁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用專業的服務保障了執行過程中各方當事人的利益。
因為保險公司作為服務端的介入,爭議財產處置程序無需中止,降低了繼續執行申請人權利落空的風險,同時對于因繼續執行錯誤造成案外人損失的,保險公司能夠依據保險合同及時賠償相應損失。
與實物、貨幣擔保相比,繼續執行保險的費率只有標的額或保險金額的百分之幾,大大減低了繼續執行申請人的執行成本,可以盡早取得執行款項。繼續執行保險的適用,有效避免了因執行異議權利行使導致的財產處置低效的情形,為破除爭議財產處置難題提供了新的司法路徑。
繼續執行保險,為爭議財產處置流程暢通了通往執行的最后一公里,更以較低成本、投保便捷、有效介入,減輕了執行申請人的負擔,降低了申請執行人權利落空的風險。
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先講法、后講情"逐步得到大眾認可的法治社會中,以繼續執行保險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類保險藍海已經顯現。
秉持善心、公心、匠心:大家財險搭建法律保險研討平臺
在"法律類保險生態鏈——繼續執行權利研討"第二屆法律類保險研討論壇順利舉辦之際,來自律所、高校、險企等專注法律和保險理論和實踐的專家學者再次展開新的思維碰撞,攜手推進法律類保險生態中各方的深化合作和開創共贏。
在論壇上,廣東恒福律師事務所主任楊運福針對繼續執行保險、訴責險、海事保全和海事執行等保險產品進行了責任比較,并對繼續執行擔保的法律法規依據、繼續執行錯誤進行分析。
針對繼續執行保險責任、賠付條件、責任免除、追償、責任保險和保證保險區別以及執行回轉是否屬于繼續執行保險的賠償范圍等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后王家駿博士在論壇上根據專業研究分享了見解。
大家財險總公司責意險部朱文林以"繼續執行業務的裁判規則"為題,從法律類保險產品的介紹、責任邏輯、裁判邏輯和民事權利的邏輯四個方面進行了剖析。對于繼續執行業務日常經營中最為常見的房產標的,朱文林以發生在深圳一處依據大清律例得來的房產繼續執行案例進行了解析。"民事權利具化為所有權、使用物權、擔保物權,物權是要有一種識別的過程,我們曾經認為物權很簡單,但鑒于一些擔保物權和功能主義轉化問題,因此對于物權、債權的識別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物權和債權之間的動態變化。"從法律和業務操作的雙重維度,朱文林用繼續執行保險的案例對業務模式進行了闡述。
保險是商業行為,對于法律條款的理解和最后的實物還是有很大差別,例如追償的問題,又如除外責任。大家保險表示,法律類保險終須回歸到保險法的研究的邏輯上,就是不光是現有法律可能會對保險產品產生什么樣的塑造,歷史上看到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實際上會對現有很多其他產業起到改革或者變相的支撐作用。
有道研思,求真篤行。大家財險持續以保險力量推動法律、保險業界精英、專家學者匯聚一堂,以研促精,以精促強,推動法律保險服務掀開快速發展新的篇章。
關于法律類保險的思維碰撞已經形成了引導工作實務的方法論,創造了實實在在的業務價值。2023年法律研討論壇上擦出的思維火花在實際業務經營顯現了實際的效果:
——以專業延伸服務半徑,2023年,大家財險法律類保險規模突破2.8億元;
——以數字化促進服務效能,大家訴責小程序將訴責險最快詢價、時間縮短到5分鐘,系統配置了上千個個性化模板,可以隨時快速響應全國各地區包括案件的需求;
——進一步完善法律類保險體系:目前,大家保險在已有的訴訟保全責任險,執行保險,解除強制保全措施保險以及海事擔保產品基礎上,開發落地執行懸賞及法律費用保險產品,進一步完善了法律類保險產品體系,為法律生態圈提供更全面優質的保險服務。
在專業服務方面,大家財險黨委委員、副總裁何凱浩表示,"我們推出直接客戶服務體系,從產品競爭力、服務速度、全國統一服務標準各維度為法律類保險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基于客戶需求,為律師、律所提供全方位保險保障。"
結語:非車市場方興未艾,政企研攜手打造法律保險生態
在財產險業走出大航海時代,諸如法律類保險等一眾專業類保險市場方興未艾,如何在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下走好下一步?
大家財險表示,訴責險等傳統險種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已不再能代表未來法律與保險生態的整體趨勢,而僅僅是這一廣闊領域中的一個起點。因此,期望通過保險公司與合作律師事務所各自發揮所長,即保險公司發揮海量的客戶獲取與促進能力,律師事務所發揮法律專業領域的深厚實力,攜手實現資源共享與互利合作,共同應對并解決客戶的實際需求與痛點。在促進雙方營收規模與水平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實現打造法律類保險生態的全面構想。
從外部視角觀察法律類保險市場環境,近兩年伴隨經濟環境、市場環境、客戶需求的變化,服務行業應需出現了轉型和分化。大家財險總公司責意險部總經理劉福建介紹稱,回歸問題的本質,審視各方在風險暴露方面的具體情況,更需政、企、研各方朝著打造法律類保險生態的構想闊步前行。